《這不是炸雞,這是波羅蜜》
從轉為純素食者之後,我對於肉的慾望是零,但前幾天和T聊到成為vegan之前最愛吃的東西是什麼,炸雞在我們的榜上都有名(其實這段對話真正的來源是T問我比現在多14公斤時到底吃都是吃什麼 😂。)來自美國南部的T以前生日晚餐肯定就是炸雞、馬鈴薯泥加gravy。我則是雞排,還有以前在上海生活時樓下就是賣韓式炸雞的,我跟倪先生買到老闆都會給我們特價!
結果在跟T講完的隔天我便開始想吃炸物,然後就想起這家在烏布市中心開半年多的純素餐廳 Elixir Cafe Ubud 有和炸雞像相似度極高的炸波羅蜜塊(Epic nuggets)。印尼盛產波羅蜜,尤其煮完之後它的紋理和口感又極像肉,成為很多純素餐廳使用在料理中的寵兒。其實它長得跟炸雞塊那麼像是讓我有點害怕,因為我沒有在追求吃肉的感覺。吃的同時,我也意識到如果我想吃和肉類似的東西,我真正想要的其實只是那個調味而已!
這裹的麵粉如果我沒記錯,就跟雞排外面那層味道一樣啊。
還有波羅蜜pizza、波羅蜜希臘捲餅(不是這家的),還有之前朋友做的波羅蜜咖哩,純素真的不是吃草或沙拉而已。
我不喜歡台灣很多傳統素食餐廳使用大量豆製品來仿肉,主要也是因為基因改造的問題。以前還吃肉時,我也很不解為何吃素者要去找和肉類似的食材,但現在理解大家真正想吃的只是回憶吧~不過我在台灣吃素的時間沒有很長,但現在純素運動越來越普及,所以想開始吃素的人是有更多的選擇。
坦白說我以前覺得 Wufu五福軒 的老闆說聞到肉味覺得很腥很誇張,但我現在可以理解吃一輩子素的人為何會那麼敏感了。吃純素一段時日後,味蕾和身體對於動物製品和加工食品的反應會比以前更敏感。有一陣子我還會去非純素的餐廳吃炒飯或pad thai,但上週去吃,馬上嚐出來製作那份餐點的鍋子也是用來炒肉的 😨。
敏感的不只是餐廳供應怎樣的餐點,廚師和餐廳所有者在料理和餐廳本身所注入的意念也是很重要。到底一家餐廳開來只是為了跟流行或譁眾取寵,還是將真心和熱情灌注在每一道程序裡,這些通通都是吃得出來的,也會反映在接收者的能量上。
(延伸閱讀:http://evolve.notesofjo.com/純素主義不只是轉變飲食純素主義是愛的頻率/ )
過年啊,正是很容易用節慶當藉口亂吃大吃的時候。新年新月,我相信我會看見更多人更有意識的選擇放進身體裡的東西,並以不傷害其他生命作為最高宗旨。
Much Love from Mama Bali,
九萬
——
✨ 看置頂文章參加《能量校準》抽書活動(至1月29日止)
💗 加入 有意識生活 x 轉變人生 社團:分享進入理想現實的思維模式,編寫屬於自己的人生劇本,也討論能量、頻率磁場提升,還有不定期直播 💗
- 申請加入後請等待幾秒鐘,申請加入的問題 & 守則會直接出現在螢幕上等你回答和「勾選同意」。簡單審查申請是為了想要維持社團的品質,如果沒成功加入,歡迎重新申請 😊。